邵(shao),是台湾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族群,仅有603人,昔日被归类为邹,2001年成为台湾少数民族的第十个族群。以前他们曾散居在南投县鱼池乡,分为审鹿、猫阑、田头、水里、眉社、水社等六大社,目前只剩下日月潭畔的日月村(旧称德化社)的伊达邵部落,以及水里乡的顶崁村、大平林部落,在台湾少数民族各族群中属于湖栖的渔猎族群。
伊达邵,意指我们是人。相传邵的祖先,为了追逐一头白鹿,意外发现这处美丽的桃花源,于是举族搬迁到日月潭畔展开新的生活,这就是邵人逐鹿传奇的故事。
邵人的传统社会组织,是由七大氏族组成的父系社会。氏族族长即为部落头目,为长嗣世袭制。部落事务采取氏族分工担任制,每一氏族领导者由该氏族嫡系最年长的男子担任,例如袁姓和石姓长老是部落头目、毛姓长老是部落对外战争的军事统帅等等,这种每一氏族担任固定工作的现象,被学者称为氏族分工制度。
邵人随着四季变幻举行岁时祭仪:狩猎祭、拜鳗祭、播种祭、祖灵祭。祖灵是邵人信仰的核心,家家户户供奉祖灵篮,放着历代祖先所穿的衣服,每年农历8月1日开始进行祖灵祭与各项祭仪,祖灵祭祭司全由女性担任,专门主持祭祷与祖灵沟通,具有尊崇的地位。祖灵祭,是族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祭典,除了祭祀最高祖灵,还举行祈求家户平安、四季丰收,举族歌舞欢宴庆祝新年的活动,包含祈福除秽、杵音敲奏,昔日还进行成年凿齿仪式。这种敬畏祖灵,服从祖先遗训的习俗,是传承文化与延续民族精髓重要的祭仪。